您的位置:首页 > 名词解释

投档人数

一、投档人数的概念

高考录取时的投档人数是指在高考招生录取过程中,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等情况,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各高校投放考生档案的数量。投档人数一般是按照一定比例确定的,这个比例通常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招生计划和历年录取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二、投档人数的确定方式

投档比例一般在 105%—120%之间。例如,如果某高校在某省的招生计划为 100 人,投档比例为 105%,那么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会向该高校投放 105 份考生档案。

三、实际例子说明

假设某高校 A 在某省计划招收理科生 500 人,该省规定的投档比例为 110%。那么在高考录取投档时,省招生考试机构会将高考成绩符合该高校投档要求的 550 名理科考生的档案投递给高校 A。

高校 A 在接收到这 550 份档案后,会按照学校的招生章程和录取规则进行审核录取。可能会综合考虑考生的高考总分、单科成绩、体检情况、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考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被高校 A 录取,比如分数不够高、专业不服从调剂、身体条件不符合专业要求等。

假设最终高校 A 录取了 500 名考生,那么另外 50 名考生的档案将会被退回省招生考试机构,由省招生考试机构根据考生的志愿情况和录取规则进行下一轮投档或参加征集志愿。

投档人数的确定和投档过程对考生的高考录取至关重要。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了解投档比例等相关规则,合理安排志愿梯度,以增加自己被心仪高校录取的机会。同时,考生也要关注自己的档案状态,及时了解录取进展情况,以便在需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